新闻资讯

经济日报金观平:增强敢消费愿消费底气

今年清明节假期,全国国内出游1.26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出游总花费575.49亿元,同比增长6.7%,折射出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与增长空间。

经济日报金观平:增强敢消费愿消费底气
(图侵删)

收入,是居民消费之锚。“量入为出”“有钱才能花钱”,反映了人们对于消费的朴素理念。聚焦这个关键问题,前不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以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并把“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放在首位。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扎实解决拖欠账款问题等决策部署,旨在以一套内容丰富的政策“组合拳”,让人们消费的底气更足,消费的信心更强。

比如,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除了结合形势变化加大就业支持力度,还涉及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一重要课题,也与劳动者技能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息息相关;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稳住股市和楼市是关键所在,“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就是保卫人们的财富;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要在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创新盘活利用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强化产业联农带农等方面下功夫;要压实地方 *** 属地责任,扎实解决拖欠账款问题。

提振消费不是单兵作战。每一项决策部署都在以消费为主线牵起全民公共福祉的整体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服务能力的全面优化,需要各部门、各地方的高效协同与有效响应,财税、金融、产业、投资等各项经济社会政策都要体现促消费的政策导向,更加注重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为支出减负与促进增收一体两面。一个家庭的消费支出,总是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医疗开支、育儿成本、养老支出……每一样都影响着居民的消费指数。任何一个环节“拖后腿”,都可能让人们的消费“降级”。只有尽力减少各种后顾之忧,人们的消费预期才会更稳,消费能力也会更强。这就需要在社会保障上兜好底,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强化教育支撑、提高医疗养老保障能力,为提振消费腾出更多增量空间。

相对于“增收”,“减负”可能更容易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也有较大挖潜空间。“增收”与“减负”都应注重系统性和协同性,科学把握好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 *** 与市场的关系,考验着智慧、定力与治理能力。可以肯定的是,当收入有增长、民生有保障,消费的底气就会更足;当底气转化为火热的消费场景、扩内需的政策落地为惠民生的获得感,中国经济就会更具韧性与活力。

  • 基本面 | 202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升至6.1%,消费支出增速9%由负转正
  • 两部门:支持现役煤电改造升级机组、新建机组和新一代煤电试点示范机组与新能源实施联营
  • 央行上海总部:3月末上海本外币贷款余额12.68万亿元,同比增长8.7%
  • 国家广电总局原副局长杨小伟被查,曾任中国电信集团总经理
  • 投资人把脉2025:跟风就能投到明星项目的时代过去了|界面预言家⑱
  • 寻女19年的“棉花糖爸爸”接到女儿电话:全家高兴得一晚上没睡,女儿很明事理
  • 马航MH370时隔11年再启搜寻:找到残骸才有5亿元报酬
  • 行龙谈《退想斋日记》和末世举人刘大鹏
  • 美前副总统彭斯称关税措施是“失策”
  • 携11只宠物和近50名警卫,尹锡悦搬离韩国总统官邸
  • 认养一头牛广告被质疑讽刺打工人,公司回应:致敬BOSS直聘
  • 一名英国议员被拒绝入境香港外交部回应
  • 25岁的AI创业者:保持平常心,不会有任何一家公司猝死在新技术的出现上|在春天许一个愿望⑫
  • 公安部道研究中心:虚假宣传自动驾驶可面临2年以下刑期
  • 美国人喜欢的三蹦子可能要断货了国内三蹦子厂商称已不再向美国供货
  • 关键词: